新聞

2021年4月
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- 2021年4月
改善學習環境 培育自學精神
東華三院張明添中學推行兼擅中英的教學方針,培育同學自學及求知好問的態度,吸收現代科技及思想,自我增值,放眼世界,日後回饋社會。學校亦善用東華三院提供的資源優勢,優化學習環境,增強同學運用英語的動機,打破語言障礙,突破自己。
善用資源 照顧學生
東華三院一貫的辦學精神乃為社會提供完善及多元化的教育服務,作育英才,使學生成長後能盡展所長,回饋社會。該校獲東華三院提供資源配套,照顧基層學生。對於缺乏家庭支援而性格又較為被動的同學,學校跟「教育無邊界」(Teach Unlimited Foundation)合作,推行啟導
友師計劃,以遊戲和一對一啟導讓同學打開心窗,放膽講英語,不再懼怕交流。計劃主要為中三、中四的學生而設,中三級學生需要面臨選科的抉擇,而中四級學生則需面對高中新的學習階段,均需調整心態。計劃會由對教育抱有熱忱的大學畢業生擔任全職導師,於課堂以小組形式,透過輕鬆的遊戲,帶領學生以英語進行交流,改善他們的語文能力。
聯校活動 擴闊眼界
要提升學生語文水平,並非單靠口號,方校長十分清楚,學校需要為學生提供適切的環境、時間、資源,始能增強他們的語文能力。學校特別建設Self Access Learning Centre(語文自學中心),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,又於新翼校舍收集了不少與語文相關的資料和素材,輔以多媒體教學配套,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。
學校亦致力為校園營造豐富語境,提供多元英語活動讓同學參與,提升使用英語的動機。學生不但有機會參與戲劇演出,透過英語日、英語角、英語遊戲日等輕鬆愉快的活動,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活學活用英語,表達力得到大大提升。學校亦為學生籌劃聯校活動,擴闊眼界。東華三院轄下18間中學舉辦聯校英語營,並由劍橋、牛津學生負責教授同學英語,為同學培養運用英語的興趣和自信。
跨科閱讀 培養興趣
學校會為中一生設英文銜接班,協助他們適應新的學習階段。為了讓中一、中二級學生打好根基,學校跟教育局的外籍英語教師組合作,推
行Reading across the Curriculum: Reading for Breadth and Depth Project(跨課程閱讀:有廣度和深度的閱讀計劃),以跨科閱讀的方式,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,從閱讀中學習,擴闊詞彙庫,並打破同學對英語的恐懼感。學校以英文科作領導,配合其他科目的課題,提供相關的英語篇章給學生,傳授閱讀技巧,幫助學習英語。
人本精神 回饋社會
STEM 亦是學校重點發展的項目之一。該校梁偉業老師曾於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科技學習領域兩次獲獎,教學表現備受認定。學校獲優質教育基金(QEF)投放百多萬資源,用作興建STEM Room。方校長強調,STEM教學着重人本精神,教導學生如何發掘社會問題,關心有需要人士和長者,了解他們的困難,從而透過科技方法解難,幫助他人。為了提升同學的興趣,鼓勵他們動手做,因此讓學生參加世界各地不同的比賽,跳出理論框架,實踐所學,並曾到過美國、韓國參加機械人大賽,增廣見聞。
海外交流 全新體驗
獲選為東華大使的學生曾到倫敦參觀,訪問中國駐英國大使館,了解他們如何促進兩國交流合作。學生又遊覽著名建築如大英博物館、科技博物館等,並到訪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,欣賞知名歌劇。他們更參觀了劍橋大學及倫敦帝國理工學院,感受當地教育模式及校園文化。待疫情過後,新一屆的東華大使將獲得去澳洲體驗學習的機會,全方位探索外地的風土人情。
設計課程 規劃未來
方校長指出,該校教學團隊和諧,十分願意為同學付出,以營造良好學習環境。不僅東華三院會為學生提供獎學金,學校更申請了優質教育基金為課室裝置互動黑板,善用電子教學提升教與學效能。學校更從中二級開始重新設計校本課程,將自主學習融入課程當中,鼓勵學生動手寫筆記,畫心智圖,學習管理時間、訂立目標,將人生規劃、生命教育的概念預先滲透到課程當中。